9月23日,《成都市家长学校蓝皮书》项目走访调研暨案例指导座谈会在成都市锦江区柳江街道锦馨社区顺利举行。本次座谈会旨在深入了解各区县家长学校工作开展情况,交流经验、分析问题股票配资行业讨论,并为《蓝皮书》的编写提供实践案例与指导建议。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成都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锦江区、龙泉驿区、金堂县的家长学校分校代表参加了会议。锦江区柳江街道锦馨社区与龙泉驿区第五小学的代表也到场分享了基层家长学校建设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经验。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家长学校的课程设置、活动开展、资源整合、成效评估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当前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对策展开了热烈讨论。案例指导环节中,专家针对各分校及社区、学校提交的实践案例进行了专业点评与个性化指导,为后续工作优化提供了方向。
期间,成都市家长学校锦江分校代表介绍了以“全时空”育人理念为核心的实践探索。通过制度保障、空间拓展、资源整合与品牌打造,构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具体举措包括:建立“三级联动、四方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区、街道/学校、社区三级全覆盖,实现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方协同共育;拓展社区教育场景,打造“5-10分钟活动圈”“最美上学路”等社区教育场景,建设法治、劳动、科普基地等各类实践基地近100个,推动社区教育服务全域覆盖;整合多方资源,开发智慧家长课程体系,推进“友邻教师”“社区龙门阵”等品牌项目,汇聚专业力量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心理服务等支持;推动数字赋能,利用云课堂、线上咨询等方式打破时空限制,提升服务可及性与精准度。
锦江区柳江街道锦馨社区代表则从实践中总结出“七个一”工作法,回应社区在家庭教育中常面临的“缺位、缺失、缺法、缺效”等问题。通过组建一个党建资源圈、设立一个教育公益日、链接一些优质资源、创新一套服务手法、建设一个微场景、培育一支自组织、解决一个治理难题等七方面举措,构建起儿童能力建设、家庭代际融合、社区民主协调、社会协同共建四大体系,推动社区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资源,促进家校社三方协同发力、同向同行,达到社治和育人的有效融合,实现治理和服务的深度渗入。
此次座谈会不仅加强了
各区域家长学校之间的联动
也为《成都市家长学校蓝皮书》的编撰
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将进一步推动
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
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文字:高昊焜
编辑:杨米泽
责编:李玥林
审核:彭 戎
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